在香港这座以“美食天堂”闻名的城市,一碗地道的牛腩粉本应是旅途里的温暖注脚。然而近日,几位内地游客怀着对港味的期待走进“华姐清汤腩”,遭遇的却是一场始料未及的糟心经历——碗里的云吞中,竟藏着一块用过的、疑似带血的创口贴。这场本可妥善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,因店家的蛮横态度发酵成全网热议的焦点,也让“网红店”的光鲜外壳下藏着的问题暴露无遗。
据8月9日的报道称,事情的起点,是三位年轻女性循着小红书上的推荐而来。她们原想尝尝这家被热捧的“百年港味”,可云吞入口时的异样触感打破了期待——取出的竟是一块带着污渍的创口贴。对食客而言,这种直接接触伤口的物品出现在食物里,不仅是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,更潜藏着卫生安全隐患,难怪有人直言“光是想想都觉得反胃”。
更让人错愕的是店家的反应。面对顾客的质疑,店员没有半句歉意,反而先声夺人地指责她们“你们内地人喜欢搞事”“影响生意”,甚至用带有歧视意味的言辞称“内地人就是多事”。争执中,一名男店员还动了手,推搡着几位女孩,眼神凶狠得像是在处理一场冲突,而非面对提出问题的消费者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他们第一时间冲过来想收走那块创口贴,若非顾客及时拍下照片留证,恐怕连维权的基本依据都难以留存。
展开剩余67%这场冲突的转折点,来自一位路过的香港女孩。网名为“娜”和“laaaa.y”的她目睹全程后,实在无法容忍店家的蛮横,当场站出来怒斥:“你们这家店味道本就一般,能有这么多客人,靠的不就是内地游客吗?”这句直戳要害的话让店员哑口无言,随后,女孩将事件细节发到网上,让更多人看到了这场闹剧的真相。
事件曝光后,网友的讨论迅速升温,香港本地人与内地网民的看法出奇地一致。不少土生土长的香港网友直言:“这家店又贵又难吃,出品早就大不如前,也就靠网红平台骗骗游客。”有人对比附近的“八宝牛腩”感慨:“明明有更好的选择,真不懂为什么非要挤这家。”更有人点破:“香港有些无良食肆不只对内地人这样,对本地人也没好脸色,就是仗着‘网红’名头有恃无恐。”
面对汹涌的舆论,“华姐孙女”终于出面“道歉”,但这份歉意却显得格外敷衍。当事游客明确表示:“事发后从没收到过任何形式的道歉,所谓的‘道歉’只在IG上见过,还限制了留言。”更讽刺的是,店家声称“销毁涉事云吞原料”,可事发当晚店铺依旧正常营业,连汤底都没更换过。这种“公关式道歉”被网友戳穿:“不过是想平息事态,根本没有真正反思。”
在评论区里,理性的声音不断涌现。有人呼吁监管介入:“食环署必须严肃跟进,不能只靠道歉了事,该赔偿的赔偿,该吊销牌照的绝不能姑息。”也有人从服务业角度感慨:“香港的服务业口碑,就是被这种店一点点消耗掉的。出了问题不想着解决,反而想着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’,实在丢这座城市的脸。”还有人结合自身经历建议:“遇到这种事别慌,直接报食环署和警方,他们才会老实。”
关于赴港旅游的讨论也随之展开。“现在还去香港旅游,真的有点自讨苦吃”“何必花钱找罪受”的声音里,藏着对服务体验的失望;而“香港本是好地方,可惜被这些无良商家坏了名声”的感叹,则道出了更多人的惋惜。
平心而论,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底线,尊重消费者是服务业的根基。“华姐清汤腩”事件的核心,从来不是一块创口贴那么简单,而是商家在底线被触碰后的态度——是选择真诚弥补,还是用傲慢和歧视将矛盾激化。香港作为国际旅游城市,“美食天堂”的招牌需要无数家诚信经营的店铺共同守护,而一次敷衍的道歉、几句粗暴的指责,毁掉的可能是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全部好感。
希望这场风波能成为一记警钟:对商家而言,流量和名气终会褪去,唯有守住品质与尊重,才能走得长远;对监管部门来说,及时介入、严肃处理,才能让消费者吃得安心,让“美食天堂”的美誉名副其实。毕竟,没有谁愿意在旅途中,遭遇这样一场“花钱买糟心”的经历。
发布于:河南省广瑞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